杭州市发布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通知,25个问答全面解读新政


招生对象



根据《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杭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对象为三类:

1.本区、县(市)户籍适龄儿童;

2.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

3.其他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需要在杭州市入学的各类人才子女、军人子女、港澳台籍和外国籍儿童少年。


招生范围


公办学校继续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按学区招生,公办初中按小学对口直升或按学区招生。民办学校在审批地范围招生。

 审批地未招足的民办学校,可面向全市补招一次。由市教育局审批的民办学校可在十区范围内招生,如学校提出申请,市教育局同意,也可面向学校所在区招生。


报名办法

 全市公办民办初中、小学招生均在全市统一报名平台网上报名。


录取方式

 公办学校按学区免试就近招生。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数的,均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


电脑随机派位录取明确了“三个全部”的要求,即: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全部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核定的报名人员全部参加电脑随机派位录取;核定的招生计划数全部通过电脑随机派位产生。


实施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

 民办学校录取与公办学校的第一批录取同步进行,继续实行“同类排序靠后”,即选报民办学校但未被录取的学生,由报名地教育行政部门按“同类排序靠后”原则统筹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

 为确保义务教育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通知》还对加强招生的组织管理提出了要求。


 要求各地各校要主动公开招生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电脑随机派位应有公证机构参加,全程接受社会监督;除体艺等专门学校,从2020年起,普通义务教育学校停止招收各类特长生;2020年秋季学期,各校要对本校应到未到学生进行全面摸排,严防违规招生“挂读生”;对违规违纪招生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学校,市、区两级纪委监委将加大执纪监督力度,由教育主管部门约谈学校主要负责人,依照有关规定给予核减补助资金和核减下一年度招生计划等处理,并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把义务教育招生工作情况纳入市对区、县(市)教育工作业绩考核。

 发布会还公布了杭州市今年初中、小学招生时间安排。小升初“个别生”网上登记和小学毕业生信息网上确认将于5月18日至22日进行;小升初网上报名将于6月4日-8日进行,6月15日进行民办初中招生电脑派位。小学招生网上报名将于6月10日-16日进行,7月2日进行民办小学招生电脑派位。请广大学生家长关注杭州教育网、“杭州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发布。


《通知》原文可到杭州教育网官网查看。

 为便于广大市民更好了解杭州市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有关政策,市教育局就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政策问答】

1.哪些儿童可以参加杭州市公民办小学招生报名?

答: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和《省通知》的规定,《市招生通知》明确,今年开始,民办学校的招生对象条件与当地公办学校相同。在招生报名开始前,已符合当地公办学校招生条件的学生可以报当地民办学校。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报名儿童少年进行资格审核。


公办民办小学招生对象具体包括:

(1)本市户籍儿童少年;

(2)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

(3)国家、省市相关政策规定可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包括:


父母在我国驻外机构工作或因公派往并长期在国外工作,或父母双方均在野外地质勘察部门工作,户籍所在地确实无人照顾,需由本市亲属照管或寄养在本市的儿童少年;


驻杭部队军人子女;


直系亲属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在本市的下列儿童少年:烈士子女和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子女;驻国家确定的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三类以上岛屿,以及在飞行、潜艇、航天、涉核等高风险、高危险岗位工作的军人子女;


符合市委市政府《关于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市委〔2015〕2号)规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子女和省委人才办认定的在杭省部属单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子女;持有《杭州市特聘专家证书》、属地为本市的《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或属地为本市的《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的引进人才子女;工作地为本市的回归和引进浙商子女;


在本市居住的港澳台籍和外国籍儿童少年。


2020年入学的上述儿童少年应同时满足: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出生,或往年经入学所在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缓学的儿童。


2.我市公办民办初中招生对象是哪些?


答:我市公办民办初中招生对象包括:

(1)具有本市户籍的小学应届毕业生;

(2)符合升学条件在本市小学毕业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

(3)符合国家、省市相关政策规定可在本市初中学校就读的军人子女、引进人才子女,以及在本市居住的港澳台籍和外国籍少年。


3.《市招生通知》对公办民办学校招生范围是怎么明确的?


答:《市招生通知》明确:公办初中小学继续坚持就近入学原则,其中,公办小学按学区招生,公办初中按小学对口直升或按学区招生,学区或对口学校由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对于民办学校的招生范围,根据审批地招生的原则,《市招生通知》明确: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批设的民办学校在所在区、县(市)范围内招生。市教育局批设的民办学校可在杭州市区(指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和钱塘新区、西湖风景名胜区,下同)范围内招生,或由民办学校申请、经市教育局同意,在所在区范围内招生。


《市招生通知》还明确:在审批地未招足的民办学校,可在市域范围内补招一次。补招只能在审批地报名招生后确定不足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补招范围为全市,但不能面向市外招生。


4.小学入学和小升初报名怎么进行,学校可以提前组织招生报名或登记吗?


答:杭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全部采用统一的网上报名方式,公办民办小学、初中入学分别通过“杭州市小学一年级入学管理系统”和“杭州市小升初管理系统”进行报名,不允许任何学校另行组织招生报名或通过预约、信息登记等各种方式提前进行预报名。


5.公办民办学校可以兼报吗,如果报民办学校可以报几所?


答:不能兼报,符合条件的儿童少年(家长)在网上报名时,只能在公办学校或民办学校中选报一类,其中,选报民办学校者限报一所,选报公办学校者不需要选报具体学校。


审批地招生不足的民办学校补招报名时,之前报了公办学校的儿童少年和报民办学校未录取的儿童少年,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全市补招的民办学校中选报,民办学校补招报名也限报一所。


6.我们原来住房和全家户口都在A区,小孩也在A区小学就读,前年在B区购了房,今年搬到B区住了,户口也迁到了B区,我孩子今年小升初应该怎么报名?


答:《市招生通知》明确,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因跨区、县(市)就读民办小学或搬家迁户,导致其就读小学与家庭户籍所在区、县(市)不一致的,可自主选择在其就读小学所在区、县(市)或家庭户籍所在区、县(市)报名升学。搬家迁户的时间截止到报名开始前为止。


上述情况属于搬家迁户导致读小学与家庭户籍所在区、县(市)不一致,可以在孩子小学就读学校所在区或目前家庭住房且户籍所在区中选择一处,报名升学。不论报公办学校还是报民办学校,均只能在该选定的区、县(市)报名。如果报了民办学校但未录取,不能再在另一个区、县(市)的公办学校升学。


7.我孩子户籍在A区,当年民办学校可跨区域自主招生,我们入读了B区的民办小学,今年小升初,应该怎么报名?


答:《市招生通知》明确,因跨区、县(市)就读民办小学,导致其就读小学与家庭户籍所在区、县(市)不一致的,可以在孩子小学就读学校所在区、县(市)或户籍所在的区、县(市)中选择一处报名升学。如在该选定的区、县(市)报名民办学校但未录取,在该区、县(市)范围内按招生规则安排公办学校就读,不能再在另一个区、县(市)的公办学校升学。


8.我们是外地来杭务工人员,儿子今年要读小学,目前还没有《浙江省居住证》,预计7月上旬才能办出,我孩子可以报民办小学吗?


答: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会在报名结束后,对报名的儿童少年是否符合相关就读政策进行审核,经审核不符合条件的,其报名无效。其中,报名民办学校的,应在报名开始前已符合就读政策。如你孩子在小学入学报名开始前,已符合居住地公办学校就读条件,可以填报居住地所在区的民办小学;如当时还不符合居住地公办学校就读条件的,如填报民办小学,不能通过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核,报名结果无效。


9.报了民办学校,接下来民办学校如何进行录取?

答:网上报名后,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对报名儿童少年的报名资格进行审核,当一所民办学校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未超过其招生计划数时,所有符合条件的报名儿童少年按规则一次性全部录取。当一所民办学校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超过其招生计划数时,由该校所在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电脑随机派位录取。


10.审批地招生不足的民办学校可以补招吗?补招怎么报名和录取?


答:审批地招生不足的民办学校,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补招,补招计划即为审批地招生后剩余的全部招生计划。补招面向全市符合就读条件尚未被任何学校录取的儿童少年,每人限报一所。当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未超过其补招计划数时,所有符合条件的报名儿童少年全部录取;当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超过其补招计划数时,由该校所在地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电脑随机派位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