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海曙区范桂馥小学海曙区教育局2020年小学招生工作实施意见

根据海曙区教育局的有关规定,凡在2013年9月1日-2014年8月31日时段出生的,户口、房卡或房产证在本校服务区(户主均应是入学儿童父母)的适龄儿童均须在规定日期内到网上办理入学登记手续(网址:http://nb.zjzwfw.gov.cn)。
1.本校服务区:
 白云 街道 白云庄、云乐 社区(中信白云、白云一村、文苑风荷、白云山庄;金地小区、白云二村、建昌白云(109弄)、欢乐家园、欢乐精品园
2.网上登记办法:
监护人在浙江政务服务网注册账号后,通过授权登录招生管理系统,完成学生基本信息填写,对照报名条件选择海曙区城区,进入报名通道,并按照身份类别,登记信息,选报志愿。
3.网上登记日期:6月1日9:00-8日17:00
4.在网上登记的适龄儿童,经学校审查后,符合政策规定的将在7月28日-29日内发出新生入学通知书。
学校教导处联系电话:55332553
特此通告。
                         宁波市范桂馥小学
                          2020年5月25日

2020年海曙区直属小学流动人口子女新生入学登记通告

根据省、市、区人民政府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有关规定,凡在户籍所在地有监护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应在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年满六周岁(2013年9月1日-2014年8月31日时段出生)且确实需要在海曙区直属小学就读的符合入学条件的流动人口子女,可在规定日期内到网上办理入学登记手续,经审核通过后,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一、入学条件及录取办法:
(一)入学条件。流动人口适龄子女申请入读本区小学的,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①父母双方在海曙区有相对固定的住所,截至2020年4月30日,在海曙区暂住一年以上并持有效《居住证》,查验日仍在按规定办理,无中断;
②父母一方在海曙区有合法稳定的职业,截至2020年4月30日,与海曙区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一年以上,或取得在海曙区的工商营业执照一年以上;
③父母一方在海曙区依法缴纳基本养老保险,截至2020年4月30日,已连续按月缴纳一年以上,查验日仍在参保,无中断,补缴无效。
(二)报名录取规定。同时具备以上条件的随迁子女,经网上预报名,初审合格者,可持该适龄儿童的户口本及相关证明材料,到区教育局指定的报名点现场审核,经审核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由区教育局根据今年招生计划,以父母一方年度积分高低作为先后顺序予以录取。
(三)已在海曙区、江北区、鄞州区、高新区、镇海区内购有自住房,其子女不再适用流动人口招生政策,除房产在海曙区的将不再安排入读本区学校。
二、申请时间:
1.6月1日9:00-6月8日17:00止,登陆网址:http://nb.zjzwfw.gov.cn,进行网上预报名。
2.6月23日-24日现场审核。凡预审核通过的,持家庭户口本和入学条件中规定的相关材料到区教育局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审核,逾期不再受理,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三、入学通知:
经审查后符合政策规定的海曙区流动人口子女新生,由区教育局安排学校就读,有关学校将在7月28日-29日发出新生入学通知书。
特此通告。
 
                         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                                          2020年5月25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及省市相关政策规定,现就2020年本区小学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文件为依据,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为目标,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规范办学行为,依法实施小学招生入学工作。

二、招生原则

一是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二是坚持公办民办学校一视同仁、公平发展原则。三是坚持义务教育分级办学、属地管理原则,区直属小学招生工作由教育局统筹安排,各校具体实施。镇(乡)、石碶街道小学招生工作由各教辅室统筹安排,各校具体实施。

三、招生办法

实行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即公民同招),公办民办学校实行同步报名、同步开展录取、同步注册学籍。

(一)合理确定招生计划。区教育局根据核准的办学规模和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班额等,下达公办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年度招生计划,核定民办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提出的年度招生计划。各小学必须严格按照核定的招生计划实施招生,不得随意突破招生计划。

(二)明确招生对象、招生范围及招生时间

1.招生对象:年满6周岁(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出生)的适龄儿童。因身体状况等原因需延缓入学的,区直属小学适龄儿童须持市级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向服务区小学办理相应手续,报区教育局审批;镇(乡)、石碶街道小学适龄儿童须持区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向服务区小学办理相应手续,报教辅室审批。各小学不得招收未满6周岁的儿童。

2.招生范围:公办小学严格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在学区范围内招生(区直属公办小学服务区见附件1,镇(乡)、石碶街道小学服务区以各教辅室公告为准)。

民办小学按规定在审批地范围内招生,区属民办学校爱菊艺校、海曙第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赫威斯学校小学部在全区范围内招生;市属民办学校华茂外国语学校小学部、至诚学校小学部可以在我区招生。民办小学在本区招生不足的,可由市教育局统筹,在全市范围内补招一次。符合本区公办小学招生报名条件,且在民办小学报名开始日期之前已具备报名条件的适龄儿童均可参加民办小学招生。各小学不得设置任何限制条件,拒绝或变相拒绝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入学报名。以上民办小学不包括以招收随迁子女为主的学校。

3.招生时间安排

(1)招生宣传时间。各校招生宣传活动不得早于市教育局规定时间。各校要根据疫情形势,合理制定招生宣传方案。各校在疫情应急响应尚未结束前,不得举办大规模的人员聚集性招生宣传活动,提倡各学校开展线上招生宣传。各校在宣传时,不得作升学承诺。民办学校不得故意混淆与公办学校关系,模糊办学主体,进行虚假宣传;公办学校不得以“帮扶”“集团化办学校”“联合办学”等名义参与民办学校招生宣传。

(2)招生工作时间。各校要严格按照《2020年海曙区小学招生工作时间安排表》(见附件2),确定本校的招生工作安排,确保招生工作平稳有序。

(三)保障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

1.落实和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严格执行《海曙区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段入学管理办法》,做好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入学工作。招收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在招生前必须将招生方案报教育部门审核同意后实施,海曙区致和学校报区教育局,其他学校报各自的教辅室。

2.做好特殊儿童入学工作。根据《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适龄盲障儿童可以与浙江省盲校联系,适龄聋障儿童可以与宁波市特教中心联系,本区户籍的适龄智障儿童可以向达敏学校报名。各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特殊适龄儿童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3.落实优抚优待对象子女入学政策。对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高层次人才子女和其他符合条件的优待对象,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及当地有关教育优待政策,妥善安排入学。对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华侨华人子女等,按有关政策予以安排。

对外籍人员的子女入学,按有关规定办理。

四、直属小学报名和录取办法

(一)招生范围:户籍、房产或暂住地在月湖街道、西门街道、鼓楼街道、南门街道、江厦街道、白云街道、望春街道、段塘街道的适龄儿童。

(二)网上报名:符合入学条件、要求在我区就读的适龄儿童,均应由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以下简称“监护人”)在市教育局规定的时间登录“宁波市幼儿园入园、义务教育入学报名招生系统”(以下简称“招生管理系统”,网址:http://nb.zjzwfw.gov.cn)进行入学报名。监护人在浙江政务服务网注册账号后,通过授权登录招生管理系统,完成学生基本信息填写,对照报名条件选择海曙区城区,进入报名通道,并按照身份类别,登记信息,选报志愿。登记信息时,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只能选择填写一处房产信息,如果本区内有户口的只能选择户房一致的房产,并以此作为公办学校入学的依据之一。学校不得另行组织招生报名,不得自行通过网上预约、信息登记等形式进行预报名。

(三)志愿填报:本区适龄儿童可以在公办或民办学校中选报一类,不能兼报。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可以在量化积分入学或民办学校中选报一类,不能兼报。量化积分入学是指符合本区随迁子女入学政策,通过量化积分等方式安排入学。招生管理系统中的民办学校不包括以招收随迁子女为主的学校。选报民办学校者最多可填2个志愿。第一志愿限填本区或市属的一所民办学校,第二志愿为备选志愿,可以填全市范围内的一所民办学校。第二志愿仅用于第一志愿招录不足的民办学校的补招。第一志愿必须填写,第二志愿可以不填。

(四)现场审核:监护人应确保在招生管理系统上所填报信息真实、有效。如信息虚假,将直接影响适龄儿童少年的正常入学。报名结束后,监护人不能在招生管理系统更改志愿等信息资料。区教育局组织对报名学生信息进行现场查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信息核验不符合条件的,监护人应在规定的时间,到符合报名条件的所在地参加现场补报名。已通过本区报名资格核验的适龄儿童,当年不再参加本市其他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

(五)公民办学校录取基本流程

第一阶段:公办民办学校同步录取

1.民办小学第一志愿录取、第二志愿补录。第一志愿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数的,均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第一志愿报名人数未超过招生计划数的,原则上全额录取,第二志愿补录,如第二志愿报名人数超过剩余数的,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的民办学校名单,由区教育局核定并公布。电脑随机派位录取须有公证机构全程参加,具体操作规则另定。市属学校的电脑随机派位等工作由宁波市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

2.公办小学录取:学校根据适龄儿童户籍和家庭住宅房等情况,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对以下第一批次适龄儿童予以录取:

适龄儿童户籍与父(母)户籍、家庭住宅房(且户口本户主和产权所有人仅为父、母亲)三者一致,均在本小学服务区,而且同一套房子内没有其他家庭的孩子在该校就读。如果该批次适龄儿童超过该校招生计划时,则按照适龄儿童户籍迁入时间先后顺序录取。

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未被录取者自动进入本阶段招生程序

(一)公办小学继续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对所有进入本阶段的招生对象进行分类排序,并依次录取学生。

1.海曙区户籍的适龄儿童

(1)学校根据适龄儿童户籍和家庭住宅房等情况,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按下列先后顺序录取:

①适龄儿童户籍与父(母)户籍、家庭住宅房(且户口本户主和产权所有人仅为父、母亲)三者一致,均在本小学服务区,而且同一套房子内没有其他家庭的孩子在该校就读。如果该批次适龄儿童超过该校招生计划时,则按照适龄儿童户籍迁入时间先后顺序录取;

②适龄儿童户籍与父(母)户籍、家庭住宅房(且户口本户主和产权所有人仅为父、母亲)三者一致,但同一套房子内已有其他家庭的孩子在该校就读;

③父母双方在海曙区、江北区、鄞州区、高新区、镇海区内一直无自有住宅房,适龄儿童及其父(母)的户籍挂靠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住宅房在本小学服务区;

④适龄儿童和父(母)户籍自适龄儿童出生之日起就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住宅房在本小学服务区。

按照以上录取顺序,当录取到某一批次适龄儿童时,如果已超过该校招生计划,学校应根据公平、公正原则制定录取办法,报区教育局审核同意后执行。该批次未录取和该批次后的适龄儿童由区教育局安排学校入学。

(2)海曙区户籍的适龄儿童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校入学:

①户籍所在地房产为适龄儿童父母与他人的共有房、租赁房(含国家直管公有住房),而父母双方在海曙区、江北区、鄞州区、高新区、镇海区内有自有住宅房的;

②家庭住宅房已出售或拆迁而户籍仍留在原地未迁出(空挂户口)的;

③户籍为海曙区内集体户口的;

④因投亲靠友,临时挂靠等造成人户分离的;

⑤入学前在区外办理延缓入学手续后户籍迁入我区要求入学的儿童;入学前在本区内办理延缓入学后户籍对口学校发生变化的儿童。

2.在海曙区有房产无户籍的适龄儿童

在海曙区无户籍,但父(母)有住宅房(产权所有人仅为父或母亲)的适龄儿童,由区教育局视实际情况安排学校入学。

3.根据上级及本区有关政策要求,落实优抚优待对象子女入学。外籍人员的子女入学,按有关规定办理。

(二)随迁子女量化积分入学

按照《海曙区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段入学管理办法》执行,具体办法如下:

(1)入学条件。随迁子女申请入读本区小学的,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①父母双方在海曙区有相对固定的住所,截至2020年4月30日,在海曙区暂住一年以上并持有效《居住证》,查验日仍在按规定办理,无中断;

②父母一方在海曙区有合法稳定的职业,截至2020年4月30日,与海曙区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一年以上,或取得在海曙区的工商营业执照一年以上;

③父母一方在海曙区依法缴纳基本养老保险,截至2020年4月30日,已连续按月缴纳一年以上,查验日仍在参保,无中断,补缴无效。

(2)报名录取规定。同时具备以上条件的随迁子女,经网上预报名,初审合格者,可持该适龄儿童的户口本及相关证明材料,到区教育局指定的报名点现场审核,经审核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由区教育局根据今年招生计划,以父母一方年度积分高低作为先后顺序予以录取。

(3)已在海曙区、江北区、鄞州区、高新区、镇海区内购有自住房,其子女不再适用流动人口招生政策,除房产在海曙区的将不再安排入读本区学校。

已被公办学校录取的适龄儿童,不再作为民办学校补录对象。

(六)其他说明

1.原新芝小学服务区一年级新生统一安排到高塘小学入读。

2.姚丰学校(暂名)计划于2021年秋季交付使用,地段适龄儿童可进行预登记,如果达到开班条件,将继续借地办学入读;达不到开班条件,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到有空余学额的相邻学校就读。

                                 


         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

2020年5月19日




关注智慧山微信公众号(zhihuishan2013)后,在公众号里回复以下关键字,即可得到相应资源!

公开课、作文、复习、试卷、知识点、活动、拼音、字母、钟表、看图写话、故事、双语故事、成语、常识、APP、语文、数学、英语、百家姓、三字经、唐诗三百首、自助查询、超级口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