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 2020年椒江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政策问答

出台背景及过程


Q1


问:《招生通知》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台的?

答:我区出台《招生通知》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一是贯彻落实省教育厅文件要求。省教育厅就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规范招生行为、调整招生政策等方面作出统一规定,要求全省各地在2020年招生入学工作中全面落地。


二是全面实现幸福教育的要求。2020年是台州创成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的收官之年、向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目标迈进的开启之年。补短板、促均衡,提质量、保公平,抓治理、优生态,是今年全市幸福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我区《招生通知》就是配合这一目标的具体行动。


三是缓解社会教育焦虑的要求。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存在公民办发展不均的情况。部分学校“掐尖招生”行为,打乱了正常的招生秩序,影响了教育生态,加剧了社会的教育焦虑,不利于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提升,为此,有必要出台《招生通知》来调整招生政策、规范招生行为。

工作原则及政策变化


Q2


问: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主要基于哪几条原则?

答: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属公益性事业。规范义务教育招生,要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测评等名义选拔学生。二是坚持公办民办学校一视同仁、公平发展原则。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公办民办学校互不享有招生特权。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教育公平,切实缓解社会的教育焦虑,不断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Q3


问: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政策主要有什么变化?这些政策变化全省范围统一吗?

答: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政策共5个方面18条意见,其中涉及公办学校的基本没有变化,变化较大的是涉及民办学校的招生政策。民办学校招生政策主要变化有三:一是落实民办学校在审批地范围内招生(即审批地招生);二是实行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即公民同招);三是对入学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入学报名对象全部采取电脑随机派位(电脑摇号)方式录取。这些招生政策不光我省各地是统一的,全国各省之间也是基本一致的。

Q4


问:对义务教育公办民办学校控制班额有什么硬性规定?招生计划核定公布后还可以扩班或增加班额吗?

答:所有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核定的招生计划实施招生,不得突破招生计划或扩大班额。学校班额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基准班额标准,即小学、初中分别不得超过45人、50人。民办学校招生计划(包括招生名额、班级数、班额等)一经核定公布后不得随意更改。在实施招生前,教育行政部门在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中,为辖区内所有学校设定招生计划数量,招生结束后逐一核实学校班级数和班额等情况。

Q5


问:《招生通知》对公办民办学校招生范围是怎么明确的?

答:《招生通知》明确:依法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规定。公办学校要严格按照就近入学要求按学区招生,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招生区域。民办学校在审批地范围内招生。简言之,公办学校在学区招生,民办学校在审批地招生。

Q6


问:椒江区的民办学校可以在哪个范围招生?

答:《招生通知》明确,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审批地范围内招生:区批区管的,在本区范围内招生(书生小学、北大附属台州书生学校、海正育才小学、育英中学、太和教育集团、志远学校);市批区管的(台州市实验小学、台州市实验中学、台州市外国语学校、台州市书生中学、台州市双语学校),在市区(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集聚区)范围内招生;市批市管的(镇海中学台州分校),在全市范围内招生。任何民办学校不得擅自跨市域招生。

Q7


问:民办学校招生报名对象由哪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明确?公办民办学校招生报名对象一样吗?

答:民办学校招生的报名对象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具体明确。在符合审批地范围招生的前提下,只要符合当地公办学校招生报名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可以参加当地民办学校的招生报名。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办学校不得对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报名就读民办学校设置任何限制条件;民办学校也不得设置任何限制条件,拒绝或变相拒绝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报名。

公民同招及电脑派位录取(电脑摇号)


Q8


问:公民同招是什么意思?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公民同招是指公办民办学校实行同步招生。其基本要求是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报名、同步开展录取、同步注册学籍。公民同招主要是为了制止少数学校违规提前掐尖招生行为,回归正常的招生秩序。公民同招强调的是所有公办民办学校在教育行政部门统筹下按统一步调有序开展招生。适龄儿童少年的报名、录取、注册学籍工作,要求公办民办学校在统一的时间段内完成。当然在统一时间段内,公办民办学校的招生批次安排会有先后顺序,这是正常的。

Q9


问:与以往的招生方式相比,公民同招有什么变化?其程序、步骤由谁来明确?其招生报名、录取等工作由谁来牵头组织?

答:公民同招与以前的招生方式最大变化是,所有公办民办学校都在全市统一的时间段里,在全市统一的入学服务平台上,开展招生报名工作。公民同招的基本流程由市教育局明确,区教育行政部门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实行公民同招后,招生报名、录取等工作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牵头组织。按“最多跑一次”改革和疫情防控的要求,全面推行无纸化入学报名。

Q10


问:“台州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主要有哪些功能?

答:为了进一步提高招生工作信息化水平,根据省教育厅统一部署,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期间,开通“台州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通过这平台,适龄儿童和家长可查询招生政策、实施方案和工作流程,信息登记和网上报名,待录取结束后可进行录取结果查询等。


区教育局还将通过官方网站、椒江教育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平台发布有关政策和实施方案,为学生、家长提供服务便利。

Q11


问:公民同招什么时候开始?各县(市、区)的招生时间是否一致?

答:《台州市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日程安排》明确: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集聚区于6月14日6:00 至6月19日22:00在“入学服务平台”统一报名,7月2日开始招生。

Q12


问:实行公民同招后,允许公办民办学校自行组织招生报名吗?听说个别民办学校早已通过生源摸底、招生咨询、预约等方式在提前掐尖招生了,如果这样被录取,算数吗?

答:这种做法坚决不允许,私下预录取不可能算数。前阶段,教育局接到群众举报后,已及时制止个别民办学校违规行为。在这里,再次提醒,个别学校不要抱着侥幸心理,所有变相掐尖招生行为都是违规的,所谓的私下录取也是无效的。教育行政部门将加大查处力度,个别学校违规招生引发的一切后果要由学校承担。在这里也提醒学生家长,千万不要因入学心切而被个别学校蒙骗,参与到违规招生中去。

Q13


问:适龄儿童少年想到民办学校就读,入学报名只能报1所民办学校吗?如果民办学校未录取,能回到原学区公办学校就读吗?

答:根据市教育局的有关招生工作精神,民办学校报名只能选1所。


《招生通知》明确:未被民办学校录取的适龄儿童少年,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回到所在学区公办学校按原有批次参加录取。另外,我们还有民办学校补招机制,学生可以通过补招在没有完成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中选择补报名。当然,已被民办学校录取的学生,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未到录取学校登记报到,将被视为自动放弃录取机会,该生不得参加其他民办学校补招,也不享有原学区原有入学权利,等跨区民办学校补招结束后再由区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统筹安排入学。

Q14


问:民办学校招生什么情况下要实行电脑随机派位方式录取?其招生计划数全部都要通过电脑随机派位产生吗?

答:《招生通知》明确: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报名人数超过核定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符合条件的报名对象全部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核定的招生计划数全部通过电脑随机派位产生。


民办学校如果其入学报名人数未超过核定的招生计划数的,一次性全部录取,不用进行电脑随机派位。

Q15


问:如何保障电脑随机派位录取工作公开透明、公正实施?

答:今年是民办学校实行电脑随机派位方式开展招生录取工作的第一年,对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市教育局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区教育局将认真落实,科学制定本区民办学校电脑随机派位实施方案和细则,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全程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整个招生工作公开透明、公正权威,平稳有序。


市教育局统一提供民办学校电脑随机派位软件,具体实施由区教育局统一组织,纪检监察机关、公证机构等在录取过程中全程监督公证。

特殊类别学校招生及特殊群体入学


Q16


问:九年一贯制学校其小学部学生能直升其初中部吗?

答:九年一贯制学校是根据义务教育法有关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年限的规定组建起来的、贯穿小学与初中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也包括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其小学部学生都可以直升其初中部。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如果其初中部招生名额多于小学部直升名额的,多余的名额按民办学校的招生录取规则面向审批地统一招录;如果其初中部招生名额少于小学部直升名额的,也要通过电脑随机派位方式录取。

Q17


问:民办学校幼儿园部的适龄儿童能直升其小学部吗?

答:民办学校设有幼儿园部的,其适龄儿童与其他幼儿园的适龄儿童一样,参加统一的招生管理系统入学报名。具体操作规则由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在招生实施方案中明确。

Q18


问:普通义务教育学校可以单独招收各类特长生吗?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艺特色学校能招收体艺特长生吗?能进行术科测评吗?

答:《招生通知》强调:“2020年开始,普通义务教育学校停止招收各类特长生。”各地公布的体艺特色学校不等同于体艺专门学校,义务教育阶段非体艺专门学校均不得招收体艺特长生,也不得在招生过程中进行任何名义的体艺术科测评。

Q19


问: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能保障在公办学校入学吗?如果想报名到民办学校入学可以吗?

答:我局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已经把随迁子女纳入了本地的义务教育体系。《招生通知》里明确,符合当地入学条件的适龄随迁子女可自主参加当地的民办学校入学报名。

Q20


问:国家及我省明确了哪些对象的入学优待政策?民办学校招生是否适用这些优待政策?

答: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招生通知》规定,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以及其他各类优抚对象子女可享受相应教育优待政策。


以上入学优待政策适用于公办学校。

招生工作监督与违规处理


Q21


问: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可以中途转学吗?在什么情况下允许民办学校学生中途转学?

答:在接收学校学位有空余的情况下,符合有关转学条件的对象可以申请转学。在我省的其他县(市、区)或省外就读的随迁子女、要求回户籍所在地公办学校就读的,当地不得拒绝;如果所在学区的公办学校没有空余学位的,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就近解决。民办学校在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核定公布的招生计划内出现空余学位的,可以接纳符合当地入学条件或转学条件的对象转学。

Q22


问:如何防止学校以转学名义掐尖招生?允许挂靠学籍吗?

答:学校不得劝退或变相劝退已录取的学生,不得在学段的中途扩班或增加班额。严禁借转学名义变相掐尖招生,严禁挂靠学籍,切实做到“人籍一致”。各校招生工作完成后,要按学籍管理有关规定生成学籍。注册学籍的学生名单应与公布录取的名单一致,不得变相替换。

Q23


问:发现学校出现违规招生行为向哪里举报?

答:发现学校出现违规招生行为的,请第一时间向区教育行政部门举报。我们将及时公布区教育局及学校的招生入学咨询电话和举报电话,主动、全程接受家长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举报电话:88805121。

Q24


问:如何加强招生工作监管,严肃执纪问责?

答:为加强招生工作监管,区教育局建立完善招生入学监督工作机制,坚决纠正和查处招生过程中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区教育局和学校将公布投诉电话和电子信箱等举报渠道,及时处理群众诉求。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将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纳入责任督学日常督导范围,对招生入学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导;对招生乱象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区域,应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对于违规违纪招生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学校,由教育行政部门约谈学校主要负责人,并视情节轻重进行通报批评或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于违规的民办学校,还要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停止当年招生、减少下一年度招生计划、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理。

Q25


问:实施公民同招后,公办民办初中学校享有同样的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比例吗?

答:实施公民同招后,民办初中学校与公办初中学校享有同样的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比例。但如果民办学校出现严重违规招生行为的,要相应下调次年招录批次的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比例。招生名额分配比例由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公布。

Q26


问:公民同招后,公办民办学校生源将发生结构性变化。在如何办好家门口学校、让更多学生享有优质教育资源方面,下一步会推出哪些新举措?

答: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让更多学生享有优质教育资源,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这是我们始终在努力追求的目标。必须看到,义务教育在实现基本均衡后,区域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依然存在差距和不均衡。公民同招后,公办民办学校间优质生源失衡现象将会发生改变。不断推进区域范围内公办学校师资均衡配置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和省教育厅对教育改革的决策部署,继续加大城乡之间、城区校际之间的教师交流力度,深化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大力推动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实施初中崛起工程,抬底补短、保峰填谷、资源共享,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我区公民办学校的招生对象及招生办法


Q27


问:公办学校招生对象和招生办法与往年有没有什么变化?

答:我区公办学校的招生与往年一样,严格执行椒政办发〔2016〕109号阳光招生文件精神,按照房户一致原则,分类录取,余额摇号。要求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于6月14——19日全部参加网上报名。

Q28


问:实施公民同招后,民办学校的招生有什么大变化?

答:民办学校的招生与往年相比,有较大的变化。一是招生区域为审批地范围内招生,不得擅自跨区域招生;二是招生对象为只要符合我区公办学校招生报名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均可参加我区的民办学校招生报名,具体对象为符合本区户籍、本区房产、本区学籍或办理流动人员积分,办理浙江省居住证及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的其中一类即可;三是招生办法为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的小学毕业生可直升入学,其他符合条件的小学毕业生只能报一所民办学校,当报名数大于招生数时采取摇号录取,未录取的小学毕业生可回学区内公办学校按原批次报名入学,也可参加其他民办学校的补招。

Q29


问:今年海办、白办也实施流动人员积分了,作为新椒江人,能进公办学校读书吗?

答: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外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新椒江人的后顾之忧,在海门街道创办“文昌小学”,由区交投投资,委托海门小学管理,今年招收小学一年级新生6班270人。今年海办、白办首次实施积分制,根据积分情况,安排到“文昌小学”就读。自2021年开始,随迁子女初中入学也实施积分制,并要求参加积分人员必须办理浙江省居住证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年及以上。


其他街道(镇)继续实行积分入学政策,根据街道(镇)小学学位情况,按积分高低统筹安排随迁子女入学。

Q30


问:今年的集聚区区域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少年到哪里报名?

答:椒江区与集聚区的学区划分已经明确,根据市政府相关会议精神,在集聚区区域范围内的学校未建成前,暂时在椒江过渡。也就是说原来的招生政策不变,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原来的学区内学校报名入学。譬如吴叶、沙田的村民子女小学到海门小学报名、初中到椒江八中报名;书生小学的购买服务范围也暂时保持不变,海悦公寓、景元西苑等小区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继续到书生小学报名。

Q31


问:去年教育局发布了红色预警和黄色预警,不知今年哪些学校的户籍生会爆满,第一批适龄儿童不能全部入学那怎么办?

答:根据前期的调查摸底,白云中学、白云小学和学院路小学、区实验小学分别出现红色预警、黄色预警,建议广大家长谨慎购房迁户。


区教育局将会根据预警级别建立相应的措施,一是利用文渊小学的优质办学资源,将白云小学部分学区内的适龄儿童(约2个班)分流到文渊小学就读,缓解白云小学资源不足问题,过渡期为三年;二是将白云中学的部分学区确定为双学区,由家长自主就近选择白云中学和椒江五中就读,入读条件保持一致;三是充分利用华东师大附属台州学校的优质资源,暂时缓解学院路小学和白云中学的学位紧张问题。

Q32


问:学区内的小学毕业后,能否进对口的初中学校就读?

答:学区内的小学毕业生根据椒政办发〔2016〕109号文件规定,可分类分批入读对口初中学校。

Q33


问:如何保障优抚对象等子女入学?

答:根据有关规定,要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市区有关教育优待政策,解决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及其他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子女入学问题。对高层次人才子女和港澳台同胞、华侨华人子女、符合条件的适龄外籍人员子女就读我区的中小学校,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优抚对象子女入学根据户口、房产及单位所在地等实际情况就近安排、余额调剂、统筹兼顾。

关注智慧山微信公众号(zhihuishan2013)后,在公众号里回复以下关键字,即可得到相应资源!

公开课、作文、复习、试卷、知识点、活动、拼音、字母、钟表、看图写话、故事、双语故事、成语、常识、APP、语文、数学、英语、百家姓、三字经、唐诗三百首、自助查询、超级口算